全國咨詢熱線
15302118078
清洗和預熱
在噴(拋)射處理前,采用清洗的方法除去鋼管表面的油脂和積垢,采用加熱爐對管體預熱至40一60℃,使鋼管表面保持干燥狀態(tài)。在噴(拋)射處理時,由于鋼管表面不含油脂等污垢,可增強除銹的效果,干燥的鋼管表面也有利于鋼丸、鋼砂與銹和氧化皮的分離,使除銹后的鋼管表面更加潔凈。
在生產(chǎn)中重視表面處理的重要性,嚴格控制除銹時的工藝參數(shù),在實際施工中,鋼管防腐層的剝離強度值大大超過標準的要求,確保了防腐層的質量,在同樣設備的基礎上,大大提高工藝水平,降低生產(chǎn)成本。除銹速度
鋼管的除銹速度取決于磨料的類型和磨料的排量,即單位時間內磨料施加到鋼管的總動能E及單顆粒磨料的動能E1。
式中:
m ——磨料的噴(拋)量;
V
——磨料運行速度;
m1——單顆粒磨料的質量。
m。的大小與磨料破碎率有關,破碎率大小直接影響表面處理作業(yè)的成本及除銹設備的費用。當設備固定不變后,m為常數(shù),y為常數(shù),所以E也是一個常數(shù),但由于磨料破碎,m1發(fā)生變化,因此,一般應選擇損耗率較低的磨料,這樣有利于提高清理速度和長葉片的壽命。
隨著我國經(jīng)濟的持續(xù)發(fā)展,大力發(fā)展能源行業(yè),長輸油氣管線是能源保障的重要方式,在輸油(氣)管線防腐施工過程中,鋼管表面處理是決定管線防腐使用壽命的關鍵因素之一,它是防腐層與鋼管能否牢固結合的前提。經(jīng)研究機構驗證,防腐層的壽命除取決于涂層種類、涂覆質量和施工環(huán)境等因素外,鋼管的表面處理對防腐層壽命的影響約占50%,因此,應嚴格按照防腐層規(guī)范對鋼管表面的要求,不斷探索和總結,不斷改進鋼管表面處理方法。
清洗
利用溶劑、乳劑清洗鋼材表面,以達到去除油、油脂、灰塵、潤滑劑和類似的有機物,但它不能去除鋼材表面的銹、氧化皮、焊等,因此在防腐生產(chǎn)中只作為輔助手段。
工具除銹
主要使用鋼絲刷等工具對鋼材表面進行打磨,可以去除松動或翹起的氧化皮、鐵銹、焊渣等。手動工具除銹能達到Sa2級,動力工具除銹可達到Sa3級,若鋼材表面附著牢固的氧化鐵皮,工具除銹效果不理想,達不到防腐施工要求的錨紋深度
對于鋼管常用的環(huán)氧類、乙烯類、酚醛類等防腐涂料的施工工藝,一般要求鋼管表面達到近白級(Sa2.5)。實踐證明,采用這種除銹等級幾乎可以除掉所有的氧化皮、銹和其他污物,錨紋深度達到40~100μm,充分滿足防腐層與鋼管的附著力要求,而噴(拋)射除銹工藝可用較低的運行費用和穩(wěn)定可靠的質量達到近白級(Sa2.5)技術條件。
噴(拋)射磨料
為了達到理想的除銹效果,應根據(jù)鋼管表面的硬度、原始銹蝕程度、要求的表面粗糙度、涂層類型等來選擇磨料,對于單層環(huán)氧、二層或三層聚乙烯涂層,采用鋼砂和鋼丸的混合磨料更易達到理想的除銹效果。鋼丸有強化鋼表面的作用,而鋼砂則有刻蝕鋼表面的作用。鋼砂和鋼丸的混合磨料(通常鋼丸的硬度為40~50
HRC,鋼砂的硬度為50~60
HRC可用于各種鋼表面,即使是用在C級和D級銹蝕的鋼表面上,除銹效果也很好。
磨料的粒徑及配比
為獲得較好的均勻清潔度和粗糙度分布,磨料的粒徑及配比設計相當重要。粗糙度太大易造成防腐層在錨紋尖峰處變薄;同時由于錨紋太深,在防腐過程中防腐層易形成氣泡,嚴重影響防腐層的性能。